各位亚马逊卖家朋友们,亚马逊又出新规啦!这次的新规不仅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两项重大变化。
一、新品上架即享30条VINE评价,开售即带评不再是梦!
7月2日,亚马逊在后台发布了一则重磅公告——《在发布商品之前获得Vine评论》。这一新规对于新上架产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让我们来看看新规的具体内容。
1. 新规解读
亚马逊宣布,现在卖家在创建商品信息后,只要将符合要求的亚马逊物流(FBA)商品注册加入Vine计划,就可以在商品正式上市销售的第一天获得最多30条真实买家评论。这意味着,卖家可以将符合条件的FBA产品提前注册至Vine计划,让Vine Voices(亚马逊认证测评人)在产品上架前就进行评测并撰写真实评论。这样一来,当产品正式开售时,详情页上就已经有最多30条真实客户评价了,彻底告别了“零评论启动”的尴尬局面。
2. 旧规对比
在旧版Vine计划规则下,FBA库存必须送达亚马逊运营中心,并且上架变为在售可购买状态(预留状态不行)后才能注册Vine。这个过程往往极为漫长,从卖家创建商品到真正开始收集评论,中间可能耗费数周之久。而如今,卖家仅需完成FBA商品SKU创建,即便商品尚未进入可售状态,便可立即提交Vine计划申请。这一改变大大缩短了评论获取周期,帮助卖家为新品迅速积累口碑。
3. 卖家疑问解答
很多卖家可能会有疑问:货不是要到FBA才能给Vine客户发货吗?上架之前就得到30条评论是不是不太合理?其实,亚马逊商品的“上架/开售日期”是由你在商品编辑页面设置的“发售日期”(Launch Date)决定的。前台显示的也是这个日期,并非实际FBA库存上架可售的日期。即使你有库存,也可以先设置不开售,等收到评论后再设置开售。所以,亚马逊所说的商品上市销售的第一天指的就是这个日期。
4. 机遇与挑战
这一新规让卖家们广为好评,实现了开售即带评,能够有效提升转化率和信任度。但也有卖家担心,VINE用户申请后会比之前需要更久时间才能拿到产品,从而导致关于运输时效方面的负面评价。不过,已经尝试这一功能的卖家发现,真的可以在没到货的情况下先注册Vine计划。这无疑为卖家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和时间优势。
二、评论合并漏洞被封堵,合规经营成必然
当新品前置评论功能带来机遇的同时,亚马逊也同步收紧了Vine计划的合规红线。这一变化意味着,卖家以往依赖的一些“灰色”运营手段将不再可行。
1. 新规解读
根据亚马逊的说法,现在不管卖家是将商品拆成几个变体合并,还是进行其他操作,都只能保留最高注册层级对应的评论数。具体来说,每个店铺对可保留的Vine评论数量设有相同的限制:高端:注册11到30件商品,可保留最多30条Vine评论;中级:注册3到10件商品,可保留最多10条Vine评论;免费级:注册1至2件商品,可保留最多两条Vine评论。如果将两个或更多独立父ASIN合并到一个新的父ASIN下,则仅会保留卖家的最高注册层级对应的最多评论数。
2. 旧规对比
以往,很多卖家的操作是先把链接拆开,比如有5个子体,每个子体去报名免费级别的评论,分别获得2个评论后再合并成一个链接,这样就获得10个评论。再比如以前你10条子体注册高档位,各有30条vine评论合并就有300条。但现在新政策后,因为注册的是免费级,前者最多只能保留2个评论,后者最多保留30条,而非300条。
3. 合规要求趋严
近年来,亚马逊对评论的合规要求越来越严苛。亚马逊运用先进的AI和大数据技术,对评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评论模式,如短时间内大量相似评论集中出现、同一账号频繁发布评论等,系统将自动标记并进行调查。对于违规卖家,处罚手段涵盖警告、删除违规评论、降低商品权重,甚至封禁账号等。
4. 卖家应对策略
评论合规要求的趋严,使得卖家以往依赖的一些“灰色”运营手段再无生存空间。从长远来看,这一举措也促使卖家回归经营本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上。眼下,卖家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把控,另一方面也可借助新规这一东风,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广。只有合规经营,才能在亚马逊平台上走得更远。
亚马逊这次的新规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卖家朋友们要抓住新规带来的机会,同时也要严格遵守亚马逊的合规要求,合规经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