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税务领域的动态,尤其是针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升级。10月13日,亚马逊向中国卖家发布了涉税信息报送通知,这标志着国务院令第810号《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正式进入执行阶段。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文件,该规定于2025年6月20日生效,旨在规范平台报送经营者涉税信息,提升税收管理效率。 对于依赖亚马逊等平台的跨境卖家来说,这不是小事——它意味着你的交易数据将定期直达税务机关,合规压力陡增。
先说政策背景。这次通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该公告于6月26日发布,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需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收入等信息。 亚马逊在公告中强调,首次报送将于10月31日前完成,覆盖2025年7月至9月的季度数据。具体包括卖家身份信息、交易数量、收入总额,以及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 好消息是,卖家无需主动操作,一切由平台代劳。但这也意味着,过去那种“模糊申报”的空间被压缩了。国家税务总局在公告中指出,此举是为了营造公平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不止亚马逊,其他主流平台也跟进。沃尔玛、SHEIN、速卖通等早在9月底就发布了类似通知。 比如SHEIN要求卖家在9月30日前确认经营主体信息准确,10月首次报送第三季度收入数据,并提醒税务检查时需提供合同、物流等明细。 据新浪财经报道,这些平台已完成备案,亚马逊备案覆盖20个站点,通过代理机构处理数据申报。 这波操作覆盖了境内所有为中国卖家提供服务的电商平台,无论注册地在哪里,都得遵守。跨境电商国庆假期大事盘点显示,从10月1日起,这项规定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跨境税务监管进入新阶段。
从行业影响看,这次调整并非简单的数据上报,而是为了治理乱象。一些业内人士推测,这可能推动卖家从“买单出口”等灰色模式转向正规申报。有税务专家分析称,政策旨在构建数据闭环,避免历史数据风险,但短期内不会立即启动企业所得税征收。 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但对于跨境电商,许多企业可申请核定征收,实际税率可能低至1%-1.5%,涵盖增值税和所得税。 几位做出口生意的老卖家反馈只要不涉及预缴税款,按1%税率缴纳,对大多数中小企业压力不大。但如果被查出涉税风险,罚款可高达5倍税收,加上滞纳金,风险不小。 更棘手的是执行难题:海关备案流程复杂、跨地区协调难、核定征收标准不统一,这些都需要时间解决。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进一步优化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自10月1日起施行,对代理出口企业要求报送实际委托方信息,避免虚假贸易。
对跨境卖家来说,这是个信号:合规不再是选项,而是必修课。过去几年,不少卖家因为税务不透明吃亏,现在平台数据直连税局,任何异常都容易被抓。建议大家先自查店铺信息,确保身份、收入数据准确无误。其次,优化申报模式——如果你是代理出口,赶紧确认委托方信息,避免被罚。第三,考虑分散风险:多平台布局,别把鸡蛋全放亚马逊篮子里。长期看,这或许利好正规企业,能清理低质竞争,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但短期阵痛在所难免,尤其是那些依赖“低成本”模式的中小卖家。
这次涉税报送是税务数字化浪潮的一部分,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已超2万亿元,监管跟上脚步是必然。 卖家们别被动等待,不妨咨询专业税务顾问,早做准备。毕竟,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合规才是长久之计。
>>> 关注本站,每天分享跨境推广前沿资讯( Ctrl + D 收藏本站/收藏为书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