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视界
跨境资讯

TEMU战略重心转向欧洲,中国卖家如何借势破局?

Temu战略大迁徙:砍掉90%美国SKU,欧洲GMV反超!中国卖家如何抉择?

——尾程运费7美元/单+超时罚款40元,谁能吃下80%本土仓红利?

当美国市场的增长引擎因政策变动而减速,Temu 的战略调整如同风向标,为中国跨境卖家指明了新的方向。随着美国取消 T86 小包免税政策,Temu 自 7 月份起启动内部大调,美区 SKU 从高峰期锐减 90% 至 4000 万个,全托管模式权重下降,半托管占比升至三分之二。与此同时,其欧洲市场 GMV 已反超美国,本土仓库覆盖德、法、荷等国,计划承接 80% 的订单。这一 “西退东进” 的战略转移,既折射出全球电商格局的微妙变化,也为中国卖家带来了欧洲市场的全新机遇。
一、美区收缩:政策倒逼下的战略收缩
Temu 在美区的调整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1. 政策红利消失后的增速放缓
美国取消 T86 小包免税政策,直接导致 Temu 的成本优势削弱。以往依托 “免税 + 低价” 快速占领市场的模式难以为继,平台不得不通过缩减 SKU(从峰值的 4 亿个砍至 4000 万)来聚焦核心品类,淘汰低利润、高风险商品。敏感类目(如部分美妆、电子配件)改为 “选择性上架”,进一步收缩战线。
2. 商业模式的结构性调整
全托管买手团队大规模离职与换血,暗示着 Temu 对 “重运营” 模式的反思。取而代之的是半托管模式占比提升至 67%,将更多物流、售后环节交由卖家负责。这种转变既降低了平台的运营成本,也倒逼卖家提升自主运营能力 —— 尤其是在尾程运费(约 7 美元 / 单)需自行承担的情况下,成本控制能力成为生存关键。
3. 对中国卖家的直接影响
美区全托链接权重下降,意味着依赖平台流量扶持的卖家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超时物流罚款(40 元 / 单)的持续存在,对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习惯 “铺货代运营” 的卖家而言,美区市场的赚钱逻辑已从 “流量红利” 转向 “精细化运营红利”。
二、欧洲崛起:Temu 的 “第二增长曲线”
Temu 在欧洲市场的突破,并非简单的 “复制美国模式”,而是基于本地化基建的深度布局:
1. 本土化仓储网络的先发优势
目前 Temu 已在德国、法国、荷兰等核心国家建立本土仓库,计划承担 80% 的订单处理。这一布局直接破解了欧盟 “取消 150 欧元小包免税 + 强制本地仓储” 的政策限制,通过 “本地仓发货” 实现合规运营,同时将物流时效压缩至 3-5 天,远超竞争对手的 7-10 天。
2. “本地对本地” 模式的降本逻辑
面对欧盟的政策壁垒,Temu 创新推出 “本地对本地” 代销模式:中国卖家将货先发至 Temu 欧洲仓,平台以 “本地卖家” 身份进行销售,既规避了跨境税收风险,又借助平台的物流补贴(部分品类补贴 30% 尾程运费)降低卖家负担。这种模式下,3C、家居等重货品类的成本优势尤为明显。
3. 下载量与 GMV 的双重验证
欧洲 APP 下载量持续攀升,GMV 反超美国市场,印证了当地消费者对 “高性价比 + 快物流” 的认可。尤其在德国(严谨的品控需求)、法国(时尚消费旺盛)等市场,中国供应链的 “设计 + 价格” 优势与 Temu 的本地化基建形成共振,催生了大量爆款(如便携式小家电、模块化家具)。
三、中国卖家的欧洲市场破局策略
借力 Temu 的欧洲布局,中国卖家需在 “合规 + 效率 + 选品” 三个维度突破:
1. 合规先行:破解欧盟政策壁垒
  • 产品认证:电子类产品需提前办理 CE 认证,玩具类需符合 EN71 标准,避免因合规问题导致仓库扣货。可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如 SGS、TÜV)快速获取认证,成本约 500-2000 元 / 品类。
  • 税务登记:注册 IOSS(欧盟一站式增值税申报),简化跨境销售的税务流程,税率根据国家不同在 19%-27% 之间,需计入定价成本。
2. 物流适配:借力本地仓提升时效
  • 备货策略:根据 Temu 欧洲仓的覆盖范围(德仓辐射中东欧、法仓覆盖南欧),将热销品提前备货至对应仓库。例如,德国站的 3C 配件可备至杜塞尔多夫仓,缩短对波兰、捷克等周边市场的配送时间。
  • 尾程优化:半托管模式下,尾程运费(7 美元 / 单)是主要成本项。可通过 “组合包装”(如多件商品合并发货)降低单票运费,或选择平台补贴的物流渠道(如 DPD、GLS)。
3. 选品聚焦:抓住欧洲市场的细分需求
  • 高潜力品类
  • 家居园艺:折叠家具、节能灯具(欧洲对环保要求高,节能认证产品溢价 10%-15%);
  • 运动户外:轻量化露营装备(欧洲露营文化盛行,客单价 20-50 欧元的产品需求稳定);
  • 美妆个护:天然成分护肤品(符合欧盟 “清洁美容” 趋势,避开动物实验成分)。
  • 差异化设计:针对欧洲消费者体型(如大码服装)、使用习惯(如英规插头电器)进行定制,避免 “美版直接复用” 导致的退货率高企(欧洲退货成本约为美国的 1.5 倍)。
Temu 的战略转向,本质上是全球电商 “区域化深耕” 取代 “全球化扩张” 的缩影。对于中国卖家而言,欧洲市场的机遇不仅在于 Temu 带来的流量红利,更在于通过平台的本地化基建,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 “合规 + 时效” 的综合竞争力。在美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能否抓住 Temu 的欧洲布局窗口,将决定未来 1-2 年跨境业务的增长天花板。
>>> 关注本站,每天更新跨境电商前沿资讯
TEMU战略重心转向欧洲,中国卖家如何借势破局?
TEMU战略重心转向欧洲,中国卖家如何借势破局?
TEMU战略重心转向欧洲,中国卖家如何借势破局?
TEMU战略重心转向欧洲,中国卖家如何借势破局?
赞(4)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跨境视界 » TEMU战略重心转向欧洲,中国卖家如何借势破局?

评论 抢沙发

跨境推广-专注影响者红人视频推广

9年跨境推广实战经验,助力跨境卖家快速精准国际推广

前往墨攻推广官网大外站-跨境卖家智能导航-点我前往体验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